雾霾天带火“空气净化”产业

2013-01-19  来自: 环球时 浏览次数:712

口罩大卖、空气概念股暴涨、空气净化器销量上涨,虽然中国部分地区的雾霾被风吹散,但国内打空气净化概念的产业却从中找到了商机。不仅是国内厂商,外资也看好这一巨大市场,甚至有外资企业近日跨界推出空气净化产品。一场空气净化大战正蓄势待发。  

   未来空气净化器市场年增幅将达15%---数据显示,各类室内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,处于市场导入的初级阶段,普及率还不到1%,而美国、韩国的空气净化产品人均拥有率为31%及26%。

   目前,日本的空气净化机普及率约为23%左右。日本空气净化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,当时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,日本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,各厂家伺机推出空气净化机,很受市场欢迎。之后,日本的大气污染逐渐得到改观,空气净化机厂家为保持市场,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良。如增加驱除吸烟烟雾、花粉等功能。最近10年,日本家用空气净化器市场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,但在具有高效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开始进入市场后,这一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。相关机构预测,日本未来空气净化器市场的销量中,加湿型空气净化器占有的份额将超过50%。为扩大市场份额,日本相关机构还将每年的1月19日定为空气净化器日,增强宣传力度。

 德国和韩国空气净化产业国内销售和出口市场都很火。《环球时报》记着了解到,德国和韩国空气净化市场主要有两大块,一是企业和社会机构,这些机构一般都装有整体空气净化系统。如果空气质量不达标,商店不能开门,企业也不能开工。二是家庭使用,这类市场在德国增长最快。像获德国空气净化器测试最佳的产品有多层过滤系统,包括前置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、二氧化钛过滤器、负离子处理等。德国的空气净化产品都要通过欧盟标准。德国联邦环保局等设有专门的机构,对问题产品进行市场干预。德国还将空气净化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,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。

   2010年2012年前三季度,中国空气净化器零售量同比涨幅均在11%以上,未来空气净化器市场年增幅将逼近15%。2012年第一期《空气净化器评论》称,2016年,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46亿美元。

 北京中环物研环境质量监测中心工程师金途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空气净化市场未来会向几个方向发展。一是室内环境污染净化。一些带有净化室内环境概念的家用电器或家具等将受到青睐,比如一些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等。二是个人防护用品市场很有潜力,比如针对呼吸系统的口罩等。三是针对工矿企业、汽车尾气、居民排污等污染源的净化设备。随着国家对污染源监控的日益严格,针对污染源的净化设备可能会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
  瑞士IQAir公司CEO迈克墨菲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空气净化器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问世。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,这种产品才真正打开市场。从市场份额来说,美国处于领先地位,欧洲处于第二,韩国处于第三,但欧洲和韩国的销售量远落后于美国。在西方国家,90%以上的空气净化装置针对过敏患者,也就是对花粉、宠物毛发、烟雾、霉菌和灰尘产生严重不适的人。而中国人更多的需求是过滤工业废气颗粒物。花粉、烟雾、灰尘等颗粒物的直径通常为1微米25微米,而工厂产生的废气颗粒相对小很多,因此,在西方国家效果很好的净化装置在中国未必适用,可能韩国生产的空气净化器更接近中国国情。

  本次全国大面积的PM2.5(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)超标事件还可能促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行业的快速增长。据统计,全国范围内2012年安装监测仪器大概是1000多台。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之前,国内将有3000多台的需求量。有报道称,十二五期间,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.5监测点位,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。

  针对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,中国政府对电力等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。规定十二五期间,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削减29%;到2015年,对7000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,燃煤机组脱硝效率达到75%以上。分析人士预测,十二五期间脱硝行业将出现爆发式增长,预计市场总量将超过1500亿元。。

(环球时报驻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刘军国 孙秀萍 徐康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