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对人体的作用、人体水平衡及其调节
2011-04-06 来自: 徐州韩美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955
水是生命之源,健康之本
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之一,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,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。对人的生命而言,断水比断食的威胁更为严重。
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。总体水(体液总量)可因年龄、性别和体型的胖瘦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。
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(按重量计)
组织器官 | 水分(%) | 组织器官 | 水分(%) |
血 液 | 83.0 | 脑 | 74.8 |
肾 | 82.7 | 肠 | 74.5 |
心 | 79.2 | 皮肤 | 72.0 |
肺 | 79.0 | 肝 | 68.3 |
脾 | 75.8 | 骨骼 | 22.0 |
肌 肉 | 75.6 | 脂肪组织 | 10.0 |
水对人体的作用(生理功能)
(1)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织成分
成人体内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65%,血液中含水量占80%以上,水广泛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外,构成人体的内环境。
(2)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
水的溶解力很强,并有较大的电解力,可使水溶物质以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;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,在消化、吸收、循环、排泄过程中,可协助加速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,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。
(3)调节人体体温
水的比热值大,1g水升高或降低1℃需要约4.2 J的能量,大量的水可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,使体温不至于显著升高。水的蒸发热大,在37℃体温的条件下,蒸发1g水可带走2.4k J的能量。因此在高温下,体热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,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。
(4)润滑作用
在关节、胸腔、腹腔和胃肠道等部位,都存在一定量的水分,对器官、关节、肌肉、组织能起到缓冲、润滑、保护作用。
水的人体需要量
水的需要量主要受代谢情况、年龄、体力活动、温度、膳食等因素的影响,故水的需要量变化大。
美国1989年第10版RDAs提出:成人每消耗4.184 kJ能量,水需要量为1mL,考虑到发生水中毒的危险性极小,以及由于体力活动、出汗及溶质负荷等的变化,水需要量常增至1.5mL/4.184kJ。婴儿和儿童身体中水分的百分比和代谢率较高,肾脏对调节因生长所需摄入高蛋白时的溶质负荷的能力有限,易发生严重失水,因此以1.5mL/4.184kJ为宜。孕妇因怀孕时细胞外液间隙增加,加上胎儿(和羊水)的需要,水分需要量增多,每日需要额外增加30mL,哺乳期妇女乳汁中87%是水,产后6个月内平均乳汁的分泌量约750mL/日,故需额外增加1000mL/日。
人体水平衡及其调节
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平衡量
来源 | 摄入量(mL) | 排出器官 | 排出量(mL) |
饮水或饮料 | 1200 | 肾脏(尿) | 1500 |
食物 | 1000 | 皮肤(蒸发) | 500 |
内生水 | 300 | 肺(呼吸) | 350 |
大肠(粪便) | 150 | ||
合计 | 2500 | 合计 | 2500 |